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迁新传人,情暖三江源

西安交大学子玉树支教心语

日期:2025-08-06 17:13 浏览量:

7月14日,西安交通大学“梦绽格桑原,玉树支教团”暑期实践团队一行25人前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支教活动。团队秉持“振兴山区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的理念,在歇武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文乐中心寄校开展多元支教课程。在这25天的支教过程中,交大青年与藏族学生同学习、共吃住,用教育行动展现青年担当,以青春之热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为新时代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事业注入青春力量。现在,让我们跟随“仙交小融”的镜头,一起见证支教团成员们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点点滴滴。

出生于教师家庭的李婧姝从小便渴望着站上讲台,怀揣着这份投身教育、投身公益的赤诚,她成为了玉树支教团中的一名音乐老师。午休时、放学后,李婧姝的身边总是围坐着一群孩子,清澈的眼眸间流转着对音乐的喜爱,动人的歌声伴随着梦想发芽。李婧姝笑着分享道:“我真的特别感谢孩子们,是他们让我再一次发现生命中的鲜活与美好。”这段支教经历让李婧姝坚定了成为人民教师的理想,她愿做学生眼前的一扇窗,助他们望见更广阔的世界;愿做班级里的一架天平,平等地呵护每一颗幼苗成长。这份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也坚定了她投身公益的决心,“愿自己能一直做一束光,微弱却执着,照亮更多角落,温暖更多心灵。”

张聪毅是玉树支教团中最具反差感的一名成员。平日走在校园中,孩子们看到他便会热情地喊:“小张老师!”;但在他的数学课上,没有学生敢乱喊乱叫。这种反差其实来自于张聪毅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课堂纪律。他坦言:“小孩子总是调皮的,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样活跃,一会动动这个,一会说说那个。”他笑着回忆,“起初,他们可爱的模样总是让我不忍心斥责他们。可是课堂纪律影响着授课效果,作为老师,我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情况负责。”于是,他开始制定清晰的规则,做到赏罚分明。渐渐地,课堂秩序有了明显改善。课下,张聪毅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小张老师”。他在了解到孩子们没有数学作业本后,悄悄自费给孩子们购买了新的作业本和铅笔。他从不觉得负担,而是觉得满足:“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就会用他们的小手握住我的大手,用他们手心的温度告诉我,他们需要我。”

儿时在乡镇读书的经历,让孙静茹深深记得新老师到来时那份雀跃的心情。“那时候,每个新老师的出现都像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正是这份记忆,驱使她成为玉树孩子们连接外界的桥梁。初次站上讲台,她特意板起面孔维持课堂纪律。但孩子们敏锐的眼睛早已看穿这位“严肃”老师温柔的本色——下课铃刚响,就有学生红着脸邀请她共进午餐。“真没想到,我这个‘凶巴巴’的新老师,第一天就收到了共进午餐的邀请。”说起这段经历,她的眼里仍闪着惊喜的光芒。支教的日子让孙静茹深刻体会到,教育从来不是单向输出。为了讲解“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关系,她重新梳理了专业知识;而孩子们讲述的高原传说,则为她打开了认识玉树的新视角。“25天太短,但只要能帮孩子们推开一扇窗,哪怕只是缝隙,我们的努力就值得。”说这话时,她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趴在课桌上,期待新老师的乡镇女孩。

文乐中心寄宿学校第一届运动会的召开离不开王泽宇的辛勤付出。作为运动会的总指挥,他既要针对学校的现有器械安排赛事,又要在紧张的时间内完成运动会开幕式的方阵排练。巨大的工作量带给王泽宇不小的压力与挑战,幸运的是可爱的孩子们和可靠的团队成员们都陪在他身旁。“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但每当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和队友们忙碌的身影,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动力。王泽宇表示,“第一届运动会的意义,在于为后面无数届埋下种子。”他坚定地表示,“我们每一届支教团都在不断努力,用爱心接力守护孩子们的成长。看到这个传统能延续下去,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

在文乐中心寄宿学校支教的时光里,李昊泽最喜欢与孩子们聊天,孩子们的纯真总能触动他的心弦。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向他分享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却在他想要安慰时回以灿烂的笑容。“小女孩热爱舞蹈,又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她跳康巴舞步的样子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雪域雏鹰,灵动的身姿和自信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我多么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能够帮助她飞向心中的那片草原。”李昊泽感慨道。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后,他才发现孩子们在学业以外更深层的需求。有的孩子长期远离家人,情感上有所缺失;有的孩子生活习惯粗放,缺乏卫生健康教育。李昊泽既是孩子们的老师,向他们传授知识,又是孩子们的兄长,关心、陪伴着孩子们的生活。他渐渐意识到:“支教的真谛,是在心田播撒希望的种子。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连接,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再悉心呵护它们生根发芽。”

在大一入学时,李梓萌便产生了前往玉树支教的想法。“宣传册上孩子们的笑脸深深触动了我。那一瞬间,我感觉心里有声音在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去玉树支教,所以我来到了这里。”她笑着说。真正来到玉树后,陌生的环境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曾让李梓萌产生了几分自我怀疑。但校方的支持、伙伴们的相互鼓励、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将她心里的那份忐忑化为了前行的勇气。被孩子们簇拥着出门,牵着孩子们的手在校园里漫步,与孩子们随心所欲地谈天说地……这些细碎而幸福的瞬间让李梓萌体会到生命间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她第一次对“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产生深切共鸣。她再次忆起儿时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但如今的她更加踏实与坚定:“世界很大,我很渺小,能守护这些纯净的心灵,我很荣幸。”

文字:仙交小融·通讯社 宋佳欣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