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创新港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日期:2025-09-24 10:27 浏览量:

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受到广泛关注。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以西安交通大学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为例,介绍推动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的相关工作。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并答记者问。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熊四皓、杜江峰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创新港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高校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请问“十四五”期间,高校在服务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哪些新作为?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高校和科技的关系分两个方面,第一,怎么看高校和当前的科技发展情况;第二,“十四五”期间高校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上的进展。“十四五”期间,我国高校立足支撑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发挥国家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十四五”期间,高校实现了系列原创基础理论、底层技术原理的突破,我前面向各位报告,75%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来自于高校,超过50%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来自高校。

二是形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生态。我们一体设计、统筹推进,布局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推进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推动高等研究院建设,着力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汇聚产学研和政府政策、金融资本的支持,搭建“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让更多原创性成果快速概念验证熟化,加快从“书架”到“货架”,培育新质生产力。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创新港,指出创新港构建了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批新型的大学科技园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显著贡献。

三是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的良性互动。启动实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在创新研究中培养高端人才,在培养高端人才中实现创新。围绕信息、能源、生物等9大领域,重点布局一批先导项目,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特别是以重大战略任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打破学校、学院、学科的壁垒,推动高等教育界与产业界、地方的深度融合,实现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实现人才培养与解决实际问题、复杂问题相结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再创新。

据悉,“十四五”以来,西安交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相关重要论述与党的二十大部署,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施“6352”工程、“1121”模式,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西安交通大学通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引入各类金融资本、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培养卓越创新人才,坚持校企地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示范区,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形成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相互赋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自2021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实施以来,西安交通大学与241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6家、中国500强企业75家,上市公司85家。建成92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500余项,聘请企业导师995名,培养工程硕博士2000余名。组建71名职业化科技经纪人团队,引入477支种子天使基金和390家金融机构,转让许可专利1400余件,孵化268家科创企业,专利成果赋权应用转化率提升至22%,依托创新港学院汇聚的供给侧包括28所合作学校,吸引870个创新团队、2164位科研人员扎根创新港,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字:国新办;党委宣传部
图片:国新办
编辑:闻道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