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总编辑看西安”集体采访团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  

感受科学家矢志报国的情怀

日期:2025-05-23 14:46 浏览量:

5月22日下午,第31届副省级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议暨“总编辑看西安”集体采访团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追溯西迁壮举,感悟西迁精神。

交大西迁博物馆坐落于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馆内展出照片、图表和实物等2200余件,分为“溯源”“西迁”和“致远”三个部分,讲述西迁人“听党指挥跟党走”“打起背包就出发”筚路蓝缕的西迁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交大西迁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既讲好“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故事,更讲好新时代交大人的新贡献,开馆至今累计接待社会各界97万余人次。

采访团一行跟随讲解员、西安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雷霁雯的脚步,“走进”轰轰烈烈的西迁故事,感受西迁老教授们当时“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的壮举。

“当年,交通大学师生手持这张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乘车证,踏上了从上海徐家汇开往古城西安的列车……”随着讲解员深情的讲述,采访团成员从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中再现的西迁动人场景中感悟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穿越时光,历久弥新。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好、弘扬好,转化为工作中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精神原动力。”厦门日报社编委、采访中心主任吴慧泉说。

“每当我阅读交大西迁的故事,总会被老教授们当年‘背起行囊就出发,听党指挥跟党走’的精神所打动。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要做国家需要的科研,把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雷霁雯表示。

交大西迁博物馆学生志愿讲解员、西安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侯瑾睿说:“每次讲述钱学森、钟兆琳、张鸿、陈大燮等科学家前辈的事迹,我都深感震撼。我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讲好交大故事,让更多的人领悟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更多人了解今日之交大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故事。”

西安交通大学2021级本科生李涵宇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追求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作为新时代的交大学子,我们积极传承和践行西迁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参观现场,西安交大青年科学家代表王晶博士展示了AI赋能3D打印科研成果。据其介绍,这项曾为多位患者“打印”出生命希望的科研成果,是凝聚了交大多学科交叉智慧的果实,正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对“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诠释。谈起西迁精神,王晶博士表示:“作为新一代交大人,对西迁精神最好的传承便是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真正做到服务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近年来,西安交大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培养卓越创新人才,持续推进“6352”工程、“1121”模式,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示范区,聚力打造服务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这是一场生动的学习教育,通过展览和现场展示,深切感受到交大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令人十分敬佩。 ”一位采访团成员说。

“‘这次总编辑看西安’集体采访活动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通过参观,媒体同行们深入了解了交大西迁的壮阔历程,深刻感受到了西迁精神的核心与精髓。这段历史令人动容,西迁精神令人震撼。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铭记使命,学习、弘扬、传承西迁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杨志宏说。

文字:文/仙交小融·交点工作室 邓宇航 闫雨璐
图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 西安交大宣传部李莉
编辑:郭辽原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