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启航医学探秘之旅 赓续仁心薪火相传

​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举办科普教育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日期:2025-05-21 15:41 浏览量:

近日,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在创新港举办“生命医学科普教育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活动由基础医学院青年学者委员会及研究生教学实验中心联合承办。来自创新港中学高一三、四班的学生、教师及家委代表共百余人参加此次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揭开生命科学的神秘面纱,感受医学事业的家国情怀。

穿越医学长河:在历史脉络中感悟医者担当

活动伊始,杨娟教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创新港泓仁楼一楼展厅,向同学们介绍了交大医学教育发展历程。从泛黄的老照片到斑驳的医学典籍,从“抗战迁陕”的峥嵘岁月到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杨娟教授以生动的讲述还原了西安交大医学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医学不仅是技术,更是守护生命的责任。”通过展厅中医学各学科前沿创新成果的系统性呈现,同学们得以直观感知“医者仁心”内核中的职业使命与家国担当。

探秘科技前沿:触摸转化医学的创新温度

在张德文教授、王一东教授引导下,学生们走进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工学研究所、心血管发育研究所。洁净明亮的实验室、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专注严谨的科研场景令同学们惊叹不已。教授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前沿研究领域,并展示了实验室在疾病机制探索中的创新成果。

实践解锁奥秘:体验科学家的“魔法时刻”

科普实践环节成为活动焦点,五大主题实验带领学生们深度探索生命科学的奇妙世界。在“微观世界的生命守护者:探秘细胞培养与传代中的无菌奥秘”实践主题中,杨娟教授与秦棪楠副教授通过细胞培养实验,揭开生命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标准化的无菌操作体系,每一次精准的试剂配制、严谨的接种传代,都向学生们展现着医学实验的严谨性。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深刻理解了细胞培养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基石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药物研发、疫苗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梁玲利教授和李旭辉副教授主导的“痛觉大闯关:神经元的‘摩斯密码’与人体警报系统解码”实验,围绕疼痛机制展开,破除了“疼痛 = 疾病”的认知误区。他们从疼痛的存在意义、感知与传导机制等维度进行解析,让学生们明白痛觉是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系统,神经元传递信号就如同“摩斯密码”,充满着生命的智慧。

“隐形室友大揭秘:显微镜下的‘螨虫日记’与健康驱逐计划”主题中,胡丽副教授和张文涛实验师借助高清显微镜,将家居螨虫清晰呈现,打破了“肉眼看不见即安全”的认知盲区,培养了学生们居家卫生管理的科学思维。

王一东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心脏保卫战:冠心病小鼠模型的‘实验室密码’与人类健康启示”科普报告,进而与何颖实验师一起通过动物心脏对比,直观呈现心血管疾病发生机理,为学生们传递“预防优于治疗”的健康理念。

黄雨薇教授与来宝长高级实验师带来的“实验室里的‘科学魔杖’:解码生物医学仪器的生命探索术”主题,让学生们体验共聚焦显微镜等高端仪器,解码生物医学仪器在生命探索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们对技术创新的浓厚兴趣。

播撒科学火种:启迪未来医学之星

活动尾声,学生们仍沉浸在兴奋的讨论中。创新港中学带队老师邱景鑫感慨道:“这场活动让课本知识‘活’了起来,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学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医学理想的种子。”参与活动的基础医学院细胞与遗传系联合党支部学生党员志愿者李如风高兴地说:“通过给同学们讲解生命奥秘,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普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传承。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更能感受到肩负的科技报国的使命。”创新港中学高一四班王淼同学深有感触:“在活动中丰富了学识,提高了本领,这次研学之旅收获满满、意义非凡,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将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争取如医学部老师与学长一般为国家生物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从历史传承到前沿科技,从理论讲解到动手实践,这场跨越课堂的医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仁心仁术”的精神传承。当青少年在实验室触摸到生命的精密与温暖,医学的火种已在他们心中悄然点亮—— 这,正是科普教育的意义。

基础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长期致力于推动医学科普与教育创新融合,其精心打造的“医学+科普”品牌活动再添新篇。本次实验室开放日作为系列科普活动的重要一环,充分展现了学院在医学科普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科优势与科研平台,加强科研平台开放共享,不断创新科普教育模式,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普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更多新生力量。

文字:基础医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