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书院二十年】彭康书院: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育人答卷

日期:2025-05-20 10:31 浏览量:

  开栏语书院制是西安交通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中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2005年,学校在全国率先试行书院制,历经二十载深耕,从彭康书院的初探到九大书院全面建成,从双院协同育人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第一要义,构建起学科交融、师生共治的育人生态,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支撑。二十年来,书院制以“横向交融、纵向贯通”为原则,打造学科交叉、师生共治的育人社区,学院深耕专业教育,书院聚焦综合素质,双院协同育人下,学业导师全程引领、朋辈互助激发潜能,营造了包容开放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位学子在探索中坚定方向、在试错中锤炼担当,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为总结二十年书院制改革建设经验、展示育人成果、凝聚奋进力量,即日起开设【书院二十年】专栏,集中展示书院制建设中的有益探索、创新实践与生动案例,通过专题报道形式,立体呈现书院制二十年来的丰硕成果与典型经验。诚邀全体师生、校友及关心交大发展的各界同仁,共同关注与见证书院制建设的独特魅力,凝聚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书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的篇章!


2005年,为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安交通大学在“文治苑”试点书院制管理,首次尝试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纳入统一社区管理,取得显著成效。2006年9月,学校以彭康老校长名字命名成立彭康书院,全体3275名本科新生入驻书院。 作为现代书院制中国化探索的先锋,彭康书院在时代变迁中坚守育人初心,始终以老校长提出的“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为院训,从早期探索跨专业社区管理,到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从创新思政教育融入生活场景,到深入推进“54431”育人模式,书院培养出一批批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书写了高校书院制改革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

 

2006年,彭康书院迎来第一期学生

从一间宿舍看书院思政引领的赓续创新

走进彭康书院的学生宿舍区,一扇扇门上的“党员宿舍”标识格外醒目。书院成立之初,不少住有学生党员的宿舍门上便贴有鲜艳的党旗标志,“学业争先,行为争范,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先进成为个性”的学生单元承诺书,成为最早的“党员亮身份”实践。如今,小小的门牌承载着更丰富的育人内涵,书院建立起了“党员示范区”“党员先锋队”,承诺书升级为涵盖理论学习、实践服务、学业帮扶的“行动清单”,将先锋作用融入日常,真正做到“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党的教育”。

彭康书院党员宿舍挂牌

2021年,为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协同育人,学院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成立,推动了党员教师与党员学生的协同联动,推进了党建与学业科研、党建与成长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党建引领下,书院构建了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每月一次的“思想澎湃读书会”组织师生共读党史经典,结合专业探讨“科技报国”使命;暑期“行走的党课”带领学生党员深入革命老区,在延安、照金等地开展实践调研;“西迁之光青年宣讲团”通过宣讲、展演、话剧等创新形式讲述西迁故事,以西迁精神点亮青年信仰之光。此外,书院与江西上栗等校外基地共建“志愿服务站”,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社会一线。“党建不仅是口号,更是看得见的行动。”能动学院彭康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王凡语表示。近年来,彭康书院先后荣获陕西高校先进基层党总支、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20余项集体荣誉,培育多个校级“十佳党支部”。从个体自觉到群体带动,从单一标识到体系化引领,党员宿舍的变化,正是高校顺应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推动思政工作与学生成长空间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思想澎湃读书会

行走的党课

 党员开展帮扶

上栗中学挂牌“西迁之光”青年志愿服务站

从一支队伍看书院育人格局的协同深化

2023年初,第十四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名单揭晓,彭康书院辅导员南亚娟榜上有名。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她从书院成立初期的“萌新辅导员”到“专家型学工骨干”的十九年成长路——从最早带领200余名学生的一线辅导员,到如今牵头建设辅导员工作室、主导多项思政课题研究,南亚娟的蜕变正是书院育人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缩影。

彭康书院育人队伍

成立之初,书院学生工作主要依靠单一的专职辅导员队伍。随着育人需求的深化,书院主动顺应育人格局从“单一主体”向“多元协同”的转型需要,逐步构建起“复合型育人共同体”:推动管理干部、专业教师下沉社区,每周固定时间入驻书院答疑;聘请退休教授、行业专家作为“成长导师”,开展“贤者对话青春”“师友计划”等活动;组建由优秀研究生担任的“兼职辅导员”团队,实现“学长学姐领航”常态化;将后勤保障人员纳入育人体系,让宿舍管理员、保洁员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目前,书院育人队伍已涵盖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四大序列,形成“全员参与、全时陪伴、全情投入”的育人格局。近五年,队伍中涌现出“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陕西省优秀辅导员”“我最喜爱的辅导员”等先进典型,辅导员主持的思政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立项2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引导下,书院学生累计参与爱心支教、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超 10 万小时,100 余名毕业生主动选择到边疆、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领导力量、教师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书院

从一位标兵看书院育人理念的扎实落地

在2023-2024学年“优秀本科生标兵”的评选现场,彭康书院2022级学生邓官正的答辩引发关注。他不仅学业领先,更在科研竞赛、体育竞技、文艺活动中全面开花——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与书院足球队夺得新生杯冠军,在文艺晚会上奏响钢琴乐章,担任朋辈辅导员为同学答疑解惑。

邓官正与其辅导员南亚娟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院‘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的理念滋养。”邓官正提到的“三活跃”,正是彭康书院自成立起便坚守的育人理念。为实现这一目标,书院构建了立体化育人体系:坚持思想活跃,依托“对话世界之光”活动邀请学者、校友开展思政讲座,组织红色基地实践研学,开展“感知父母恩 报答社会情”感恩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坚持学习活跃,构建 “竞赛驱动-科研孵化-学业支持”一体化培养机制,引导学生在能源、化工、材料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坚持生活活跃,品牌化运营“彭康之夜”“K歌之夜”“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原创情景剧《向西,再向西》受中科协邀请赴北京演出,推动学子在文体活动中强健体魄、锤炼品格。

对话世界之光活动 感恩教育活动

学生在实验室

 原创情景剧《向西,再向西》受中科协邀请赴北京演出

第八届“彭康人物”颁奖典礼

在“三活跃”的浸润下,书院学子近年获国家级科创奖项200余项,培养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百佳心理委员、优秀学生标兵等数十人,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生态。正如邓官正在获奖感言中所说:“书院教会我们,真正的优秀不是单维的突破,而是在思想、学业、生活的‘多赛道’上全力奔跑。”

从一张卡片看书院素质教育的数智转型

建院之初,书院推出“品德操行卡”,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术活动等获得纸质盖章,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后来学校推行“课外八学分卡”,将实践范畴拓展至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文体活动等领域,形成规范化评价体系。面对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时代浪潮,书院以数字化革新为契机,推动数智技术与育人场景深度融合。如今,书院依托学生智慧社区平台,将德育记录升级为“数字画像”,扫码打卡、线上积分、动态反馈——学生每项实践成果实时录入系统,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生成“一站式社区成长档案”,助力精准育人。“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忘带纸质卡,也不用排队盖章了,通过智慧社区平台还能够及时全面地看到学校各类活动,太方便了!”大三学生杜晨阳感慨道。

课外八学分卡                学生智慧社区

随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推进,育人资源不断向书院汇聚。学校建成学生成长支持平台,学生可在线查看成绩单、课表、导师信息,申请奖助学金等,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各个事项。书院赵同学因家庭变故在平台上申请了临时困难补助,次日补助金便到账了,他说:“流程简单高效,学校不仅给了经济支持,辅导员还主动联系我谈心,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此外,书院建立了“学习资源分享平台”,将历年试题、课程笔记等资料电子化集成,支持关键词检索与分类下载。备考期间,学生轻点屏幕便能获取精准复习资源。“平台就像一座‘知识仓库’,再也不用为找资料跑遍教学楼了。”大二学生刘嘉晨说。

彭康书院学习资源分享平台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对“培养什么人”的深层思考。十九年来,书院始终将品德操行评价与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模块深度融合,构建起“思想引领+行为养成+个性发展”的三维培养体系。近年来,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书院打造了“澎湃计划”“劳动工坊”“朋辈树洞”等10余个特色平台,年均开展各类素质提升活动100余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一次调研看书院育人使命的薪火相传

校党委书记卢建军调研彭康书院

这张照片是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履新伊始到彭康书院调研时拍摄的。调研期间,卢建军书记详细询问学生的学业进展、科创实践和生活需求,驻足观看书院文化墙,频频点头肯定书院在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上的创新做法。

回溯书院发展历程,每一任校领导的顶层设计都为彭康书院注入独特的育人基因。2006年,时任校党委书记王建华书记、校长郑南宁高瞻远瞩推进书院制改革,将彭康书院作为首批试点,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2014年,时任校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创设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并以“四个一百”为抓手,让书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沃土。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卢建军书记、张立群校长不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内涵,探索“全景式”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学校探索形成“54431”育人模式为书院发展指明新方向。彭康书院进一步打通党建引领与生活服务空间,让思想教育融入日常、成长支持触手可及。

十九载初心如磐,新征程使命在肩。未来,彭康书院将继续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深耕“三全育人”实践,落实“54431”育人模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质,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书院力量。

文字:彭康书院
图片:彭康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