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主页新闻>正文
主页新闻

首雁领航护安全 青春聚力谱新篇

“首雁计划”工作侧记

日期:2025-08-09 21:48 浏览量:

近期,西安交通大学“首雁计划”志愿服务团积极行动,为实验室安全工作贡献力量。自7月28日起,70余名经过专业筛选的志愿者分为9组,在实验室管理处的指导下深入兴庆校区、雁塔校区、创新港的实验室,开展为期六周的暑期安全巡查。团队按照“同专业守同域”原则,依据常见隐患的专业清单,对危化品存储、气体钢瓶、消防设备等关键点位进行细致排查,用青春力量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暑期实验室安全巡查志愿者集体学习巡查规范

志愿者参与暑期实验室安全巡查

自2023年1月开始,为深入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要求,西安交通大学启动实验室安全微网格管理模式,以志愿者模式组建了一支1000余名的“首雁计划”实验室安全学生网格员队伍,协同发展“志愿+学科”“党建+业务”“安全+育人”三大创新点,保障成长性探索形成了一种青年志愿服务高校实验室安全新范式。

学科赋能志愿巡查,专业扎实筑基根本

在暑期实验室安全巡查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任思雨指出隐患,这得益于“志愿+学科”双驱模式的专业支撑,这得益于“志愿+学科”双驱模式的专业支撑。

志愿服务团创新“本实验室人管本实验室事”机制,网格员100%从所在实验室选拔,以高年级硕博士生为主,熟悉本领域实验流程与潜在风险。这种专业与志愿的深度融合,确保了从隐患发现到整改的无缝衔接,使实验室安全治理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日常自查中,志愿服务团组织网格员群体重点排查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设备安全等内容,显著提升隐患识别准确率。同时,志愿服务团成员借助专业背景,系统梳理并制定出涵盖辐射、化学、生物等6大类实验室的检查清单,并进一步根据风险程度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两级,形成10类60条隐患排查项目,让每一次自查、每一次培训都精准对接实验室实际需求;利用电子化工具制作了《实验室安全学生网格员实验室安全自查表》,组织网格员按照实验室分级管理要求开展实验室安全自查,并及时向学校(院)报送隐患及整改情况,固化“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的全链条响应流程。

实验室安全网格员群体开展日常自查

志愿服务团成员制作线上自查表格及EHS理念调研问卷

党建引领凝聚力量,传帮带新持续接力

“作为党员,我们更要带头把好暑期安全关。”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在巡查启动会上表态。团队以党建为引领,成立2个功能性党支部,吸纳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学院专业技能岗位教师加入,构建起“党支部引领+志愿服务团支撑+网格员落实”的三级联动架构。

暑期巡查中,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带头完成高温时段的巡查任务,在突发情况处置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日常工作里,临时党支部组织成员开展理论和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牵头制定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共建,联合实验室管理处、校团委等多部门,形成专业指导、隐患整改、志愿者保障的闭环支持体系,同“星航计划”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学习,对“星航计划”志愿服务团先进的社团管理经验和高效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度学习。

同时,通过表彰“实验室安全优秀学生网格员”等激励机制,源源不断激发团队活力——2024年,志愿服务团获学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多名成员获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网格员”,让这份守护安全的事业始终充满动力。

首雁计划志愿服务团临时党支部开展各类共建、实践学习活动

安全教育融合育人,成长聚力促进发展

“从被培训的新生,到现在给学弟学妹讲解安全规范,我更懂责任二字的分量。”在2025年,西安交通大学五四主题团日的活动现场,志愿服务团成员常君瑶面向全校青年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团队构建的“安全+育人”模式,让志愿者在守护安全的同时实现自我成长。

在志愿服务团工作中,志愿者们不仅排查隐患,更通过“点对点”对接,向留校师生宣传安全知识,完成从“安全学习者”到“安全传播者”的转变。日常工作中,团队累计梳理920名网格员名单,为5000余名新入学、入实验室学生开展培训,通过10余篇推文扩大影响,让志愿者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

这种成长式参与,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受助者”变为“施助者”,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性循环。

志愿服务团制作实验室安全知识宣传内容、组织开展培训

志愿服务团代表在全校五四主题团日活动现场讲述“首雁”故事

未来,西安交大“首雁计划”志愿服务团将坚持用好三种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出青年志愿服务高校实验室安全的新范式,继续以首雁之姿,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安全治理,用青春力量为实验室安全保驾护航。

文字:实验室处、团委
图片:首雁计划志愿服务团
编辑:朱凡煜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
Baidu
map